问与答

问与答

在这些页面当中,你会找到经常提到的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涉及到以下主题:人格内在小孩觉知密集闭关, 和灵性。这些答案并非详尽全面,也不是理所当然就是这样。它们只是这条路上的一些指向针而已。
练习、实验,然后看自己的亲身经历是否和给出的答案契合。
为了方便阅读,这些问题和答案都按照主题进行了归类。
请继续阅读...

人格_关于个人成长

问题:《我听说并也从书中读到过参加工作坊和进行个案对个人有益,但我还不太理解个人成长的目的和最终目标。将我的时间和金钱投资在个人成长上会对我有怎样的好处?》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清楚的了解我们选择参与或不参与个人成长的动机非常重要。个人成长的范围可从‘积极思维’或‘新世纪疗法’一些为了让人感觉良好的方法到心理分析或自我探索这些更为深入的方法。个人成长的入口可以是身体、头脑、感受或是三者的结合。这些不同方法的目的可从促进身体健康,到解决特定的议题,到更深入的照顾到一个人面临的心理问题。所有这些不同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调节人格,以便更好的在日常生活中运作。
我提供的‘内在工作’和这些惯常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让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运作,而是重新建立与我们真实本性的连接,在人类的核心深处我们到底是谁。人格层面的工作是重要且必要的步骤,它为我们真实本性的自我显现扫清道路,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内在工作’像是通往真实本性的桥梁,而通过‘内在工作’,一个人不仅能够更好的在生活中运作,并将成为一个更加成熟和负责任的人。简而言之,生活中的自由、成熟和自在感是投入到‘内在工作’的结果和收获。
这个问题的第二个部分是:《将我的时间和金钱投资在个人成长上会对我有怎样的好处?》
首先清楚的了解你投入个人成长的动机非常重要。这个动机可从简单的好奇心到生活的不开心。但重点是它不是因为你轻信了他人告诉你参加工作坊或进行个案会对你有好处或是你曾读到过它非常有益,能够带给你所有渴望的幸福和快乐,而是你自己感觉有必要走出那些让你一直不快乐的心理不适或是你感觉自己目前的生活方式没有任意意义,你想要找到你生活的真正意义。
清楚自己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你可以从问自己这个问题开始:‘我开心吗?我对生活感到充实满足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那你则没有必要参与到这份功课中。但如果你的答案是:‘好吧,不是真的’或‘不’,那么投入时间和金钱在个人成长功课上可能会对你有益。
它对你有多大的益处主要还是取决于你自己;取决于你想获得什么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你准备投入自己的程度。通常我见到访客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想要什么?’ 大多数人通常都会回答:‘我真的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他们被这个问题困住。如果你也是这样,对自己想要的东西犹豫不决,那么花些时间找出你真正想要什么将会非常有益。如果你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内在工作则能帮助你清除道路上的障碍,从而达到你的目标。不论是哪种情况,进行一对一个案都会很有帮助。
从我的自身经历而谈,我可以说‘内在工作’让我有了一颗平静满足的心和一份自由感。提供内在工作让我得以与他人分享,它也丰富了我自己的经验,让我领悟到爱能移山,爱是转化的关键。这些年中,我目睹了很多人的改变,很多人的心变得更加平静,很多人的头脑变得更加清晰,而这些反过来都影响着她与周遭环境的关系。
虽然内在工作是自我导向的,但它不仅有益于参与其中的那个人,它的收获也会让他人受益。因为我们虽然是独立的个体,但我们的存在并不分离;我们都是更为广阔的意识领域的一部分,而我们的思想行为对周边人都会有影响。参与内在工作的那个人发现她的伴侣,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员也在随之改变并不是罕见的事。
你有能力过上一个充实、满足的生活;这一切都取决于你;快乐掌握在你的手中。

人格_人格或小我是什么?

人格指的是我们基于‘我’为中心衍生的信念系统、情感状态和行为模式的集合(排列)。
婴儿没有人格。人格是当孩子从识别自身开始,并随着童年时期孩子在的特定环境因素发展。
人格主要基于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以及愉快或不愉快的经历建立而成。人格是不明确的、多形式的拼贴画,它把它的控制强加于真实的我们之上。‘小我’或‘我’是人格的主要标签。

人格_我们的人格能够真正改变吗?

当然能够改变。如果我们能够接纳这不是关于从一件外衣换到另一件外衣,而是真正经历一个转化的过程的话。
很多“灵性成长市场”中的工作坊提供各种方式改变行为模式,通过采纳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正向思维”或积极行为。这仅仅是换外衣而已,且它要求很大的努力,但对引起行为模式的根源却完全没有影响。
只有一个转化的过程才能够毫不费力的改变人格。但很多时候转化发生不了是因为我们执着于这个我们认同的“我”。有这个“我”让我们感觉安全,但要真正的转化发生我们需要质疑我们的信念和成见。这是关于对未知敞开,的确这可能会让人感觉有些害怕,甚至让人感觉淹没。不安全感,困惑和脆弱感都会被引发,而这正是跟智力和控制的头脑是反着来的,因为头脑一直寻求安全感和知识。
所以是的,我们可以转化我们的人格,过上更为和谐的生活。
但需要记得的一件事情是改变或转化我们的人格并不是终点,这只是内在成长的一部分,因为我们比人格要多的多;我们的人格其实只是个虚构的现实,对生活是有些帮助,但不论怎样都只是虚构的现实。
内在工作是关于超越人格,超越这个我们认同的“我”。但要超越某物,我们先要非常清楚的了解此物,不然就会如同在黑暗中摸索一样;所以人格层面的工作非常有用,且是任何‘灵性道路’必要的一步。正如有些人提到的一样,人格层面的工作是通往存在的桥梁。

人格_我可以通过读书或者听讲座来改变我的人格吗?

想象你感觉很饿;读一本关于美味的食谱能够满足你的饥饿吗?当然不能。要满足你的饥饿,你必须得吃真正的食物。
改变我们的人格和行为模式是一样的道理,你需要练习书本中教导的东西,光读是没有用的。除此外,书本通常比较宽泛,它们不一定适宜你个人的情况,因此有可能会把你误导到一些错误的方向。
其次,想要改变任何和行为模式比较吊诡,因为它像是在说:“恩,我不喜欢我的这个模式,我想要摆脱这个模式,换个新的、能让我感觉更好更舒服的模式。”
当然你可以这么做,很多人也的确这么做了,模仿书中读的或听到的行事。但他们内在有真正的改变吗?还是他们仅仅是采纳了在他们看来更好些的行为模式?
内在成长工作不是关于用一个模式取代另一个,它是关于转化,关于把和谐带入到那些感觉不和谐的内在动能中。
读书或听讲座可以作为改变的很好动力,但你需要自己切实的走在路上

人格_我可以通过练习各种静心来清理我的人格吗?

这个问题暗示着你认为人格是某个脏的东西,需要清理。没有所谓的脏的、不值得的、不可爱的人,只有强加在这人身上的评判。但作为小孩,他的确携带被接纳,被爱的需求,所有我们会相信这些评判并将其变成自己对自己的评判,从而对自身的形象变得扭曲,所以大多数时候,如果不是所有的时间的话,我们都活在他人认为我们是谁,该怎样的世界中,而不是活出自己真正的潜能。
我们忘了自己本是这份纯净的空间。所有的静心技巧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进入这份超越限制性头脑的内在纯净空间。静心技巧不处理人格和行为模式,即便在某种程度上,静心技巧的确能帮助我们对人格和行为模式有更多的意识。
理解并明晰我们在生活中是在怎样运作,我们的需求和欲望是什么,我们采纳了哪些信念是通往放下不健康限制的必要步骤。从这种角度上来说可以说是在‘清理’人格。这可以在练习静心技巧之外进行。而这两者对任何想要连接其真实本性的人来说都很有必要。

人格_人格和真实本性之间有区别吗?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这都取决与我们从什么视角去看
从真实本性的视角来看没有区别因为二元对立不存在,一切都是整体,万物为一,没有二。
区别是从人格的视角来看产生的。人格活在二元对立中。有我和“除我外的东西”。

  • ‘我’和‘你’
  • ‘我’和‘我的身体’
  • ‘我’和‘我的头脑’
  • ‘我’和‘我的感受/情绪’,等等…

从人格,以思考和客体化的头脑为中心的角度来看有区别。我们的肉身,我们起伏不断的身体-心智系统,生命的各种不同形式以及人们称之为的:‘真实本性’。从人格角度来看,有众多‘除我之外的东西’,因为我们的整个世界都围着对人格的认同在转。
认同意味着分离,而‘灵性’或‘静心’的唯一目的就是终止这份认同。

人格_真正理解和智力层面的理解有什么区别?

智力层面的理解无法转化,这也是为什么光读书并没有真正的帮助。真正的理解或是心的理解能够自然转化。
当你只是从智力层面上理解一些东西时,没有什么能真正改变;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说:“我已经参加了很多工作坊,也读过很多书,但还是没什么改变,到底哪出错了?”
错的时他们只是智力层面上理解了工作坊中说的或提供的内容,但他们的心却没有真正参与进来。
仅智力层面上的理解改变不了任何东西。智力的理解有一定的需要,是个必要的步骤,它可以是,但不非得是,通往更深层次的理解的大门,通往唯一真正有效的心的理解。

人格_如何让真正的转化发生?

当我们打开我们的心,真正愿意去面对实际情况,而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当我们放下期望,放下想要变得不同的欲望时,转化则会发生。它需要这份愿意去面对的意愿,需要承认并接纳我们通常称为的“一个人的负面”或“一个人的阴暗面”。
接纳是真正转化的钥匙。

人格_什么是接纳?

接纳是对现状的一份‘是’。不论它是关于我们之外的情形还是关于我们自己的念头、感觉或身体感受, 这不关紧要。接纳就是简单的与我们面对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不论这个实际情况是什么。
如果我们内在的实际情况是压抑的模式,那么我们需要和这个事实,这个实际情况保持一致,承认‘是的,我习惯压抑’。我还可以加一句,即便我这样又怎样!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因为除非我们接受压抑自己的事实,没有什么能从根本上改变。我称这个为‘承认’。我们需要承认自己的对抗,自己的感觉,自己的念头,自己的品质,不论在我们内在发生的是什么。
在一对一个案或工作坊中,很多人都抗拒承认他们愤怒或受伤,或是他们需要帮助。他们能够很容易辨识出来这些,但跨出下一步去对他们的感觉完全的说‘是’则很困难。不想承认似乎在他们内在深深的扎根,他们困在自己的‘不’和抗拒中;紧握住自己的‘不’,如同生活依靠于它。某种程度上这是真的,他们的生活从某时开始依赖于说‘不’。在面对特定的情形时,说‘不’非常有必要。但问题是那个情形很早就已经过去,现在不再具有威胁性,所以放下这个‘不’是有可能性的。为了让放下发生,首先需要对这个‘不’说‘是’。是的,我在对抗;是的,我关闭了我的心;是的,我不想理这个人,还有最重要的,‘是的,我很受伤’。
在一个人能对这个‘不’,对这份抗拒,对关闭的心,对这颗关闭的心携带的痛苦敞开前,承认自己内在的实际情况非常重要。而正是对这份抗拒的敞开和接纳允许了疗愈的发生。抗拒这份抗拒只会增加孤立和痛苦。没有一个可以直接打开‘是’的按钮,为了让‘是’说出来,呈现出来,控制的头脑需要放手,但这不能被强迫,因为它是一个内在认识的过程,而当这个内在认识发生时,深度的放松也会随即发生。
放松是接纳的另一面。

人格_思考,感受和感觉

有人问:“我经常活在自己的头脑里,我在思考而不是在感受。我是如何失去与身体和感受的联结的?我又如何重新与身体的感觉,情绪和感受联结起来的呢?”

大多数人已经与自己的感受失去了联结,只活在他们的头脑里;这是一种常见的保护机制,是深受伤害的结果。活在头脑里就像活在梦境里;我们想象并憧憬了一个幻想中的现实;一个符合我们最隐秘渴望的现实;那就是无条件地被爱着,同时干掉所有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通过我们的智力,通过思考过程来看待一切。不是我们没有感受,而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感受就只是感受。感受、情绪和感觉是存在的,但它们只是存在于背景之中,几乎不曾被留意到。
我们是敏感的存在,在之前的某一次讲谈中,我提到过我们的存在由三个不同的层次或不同体组成,这些层次会伴随我们发展的不同阶段。感觉体是出生后第一个出现的,在之后感受或情绪体开始活跃。在我们童年早期阶段,我们对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或感觉到的非常敏感,因为我们的心理层面还没有完全形成,我们不能完全理解和整合我们所面临的各种情况。只有当我们的大脑更为发达的时候,理解和合理化才会随之产生。
然而,我们的神经系统负责吸收和处理任何威胁到我们生存的东西,而这一切发生在我们的“情绪脑”中,情绪脑位于我们的腹部,更确切地说,它位于我们内脏壁组织中。这就是为什么不时地禁食(辟谷)和清洗肠道也是明智的;因为这样做有助于释放我们不想要的毒素和被储存在体内的情绪。
当一种感受或感觉即将吞没我们时,我们会失去与我们的感受和感觉的联结,变得麻木迟钝。我们的神经系统有能力屏蔽疼痛的感觉。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当疼痛过于强烈时,身体会变得麻木,疼痛感就会消失。头晕、昏厥或陷入昏迷也是这种麻木系统的一部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都是如此。
问题是我们忘记了相信我们的身体也有能力摆脱这种麻木,我们会无意识地让我们的头脑主导我们,去控制那些不能被我们吸收或令我们害怕的东西。
失去与感觉和感受的联结是一种必要的保护机制;然而,这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当我们活在自己的头脑中时,我们并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我们无法注意到我们周围所存在的美,我们无法闻到生活所散发出的芬芳;我们的心是封闭的,我们无法注意到一直存在于当下的爱,自然也不可能被这份爱感动。
我可以向你保证,与你的身体感觉以及你的内在感受重新建立联结,并重新获得你生命的潜力,这些都是可能的。为了重新联结我们的感觉和感受,我们需要放慢脚步,鼓起勇气面对我们的恐惧和评判。
正如前面提到的,你的头脑是所有感觉和感受的障碍。对头脑来说,感觉或感受是危险的、具有威胁性的东西,所以头脑很显然不想去感觉或感受,这意味着你需要对你的头脑进行再教育或将其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最简单的方法是从身体开始,去感知紧张或放松发生的部位。
把它作为一种新的探索;例如:我感到胸口有一种紧张感,这种紧张感是怎样的呢,是温和的还是强烈的,是可以忍受的还是不能忍受的,是舒服的还是不舒服的?这种感觉会带来怎样的想法呢?接纳还是拒绝?这些想法所表现的感受又是怎样的,愤怒、悲伤还是恐惧?
用这种探索的方式来训练你的头脑,让感觉和感受得以自行表现出来。对感受的恐惧可能是主要的障碍,因为它已经在我们的心灵中做了记录,让我们记得这种感受是痛苦的;我们需要拿出勇气来克服这种恐惧。当我们开始与一种感受建立联结时,我们可以通过顺势而为的表达来实现这一点。如果我允许自己去感知内在的感受的话,它可能是一种强烈的内在声音:“不,我不想感受”,它可能是一种如果我允许自己感受这种感受而产生的将死的恐惧,它也可能是面对某种特定的感受时的一种深深的悲伤和无力感。麻木、愤怒、恐惧、无助和无用是当我们开始与自己的感受建立联系时将会出现的主要情绪。我们必须要穿越这一阶段,以真正联结到一种感受,并治愈这种感受带来的痛苦;除此,没有其他的方法,我们没有可能绕过这个阶段。
表达是必要的一步,不过要恰当地表达,不压抑,不夸张,不小题大做。

人格_抱怨,指责和评判

有人问: “我很容易抱怨别人的缺点;我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我不知道如何终止这种行为;你能给我一些指引吗?”

有这种倾向不仅是你,我们每个人都有抱怨别人的缺点或嫉妒别人的成就的倾向,对他人的抱怨和嫉妒实际上是同一件事,因为它都是在避免承认自己的缺点和特质。
你首先要明白的是,你这样做并没有错;你的内在有一种机制在促使你这样做。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做出这样的事并非你的责任。当然,责备别人或抱怨他们的缺点也会给别人和你带来痛苦。唠叨当然不是一种健康的习惯,但它与表扬他人的习惯其实是一样的,与其试图改变这种模式,倒不如去询问和辨识它的根源在哪里。当根源被看清之后,这种模式就会逐渐消失,迟早会消解掉。
我刚才说,你不需要为拥有这样的模式负责,但你有责任去更加意识到你内在的这种模式,并关照这种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和寻求指引,你现在就在承担责任的正确方向上。
责备的本质总是与一些外界的事件或人有关。我们把自己不能接纳的东西投射到别人身上,不管是一种特质还是所谓的“缺陷”。是的,我们也会内化对自己的责备和评判,比如认为自己不够好,认为自己愚蠢或软弱;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造成了自我的分裂,表现得好像我们的内在有两个人;一个是“内在的法官”和一个是我,那个“坏人”。这个“内在的法官”有时也被称为“控制者”。
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想干掉这个“内在的法官”,并从他的控制中解脱出来,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越是试图要摆脱我们的内在法官,他反而会变得越强壮和凶猛。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接纳这一点:“是的,我在评判、责备、抱怨别人的缺点。”一旦承认了这个事实,我们就能创造出一些空间,然后顺势就会放松下来,我们可以继续这个问题:“我到底在抱怨这个人什么?”
因为在这个问题中你没有提到你抱怨的缺点是什么;我将举一些大家都能有所关联的普遍例子。可能是你抱怨你的孩子或伴侣很邋遢,或者是他不负责任;也可能是他或她麻木不仁、自私或抱怨太多。
找出你抱怨的触发点很重要,因为它会告诉你往哪个方向看;例如:

  • 这个人很邋遢=>我不能忍受混乱=混乱让我感到不安全=我需要安全感
  • 这个人不负责任=>我必须做每件事=我感到不堪重负=我需要支持
  • 这个人麻木不仁=> 我感到没有被看见 =我渴望关注或我想要被照顾
  • 这个人总是在抱怨=>我抱怨这个人抱怨=我不能忍受别人的抱怨=它让我感到愤怒、困惑和被排斥=我不自信=我需要清晰和安慰,我想要被理解

从这几个例子中你们可以理解,清晰我们抱怨触发点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它的另一面;我们缺乏什么或需要什么;比如举例中所指向的安全感、支持、关注或被理解。
我鼓励你们每个人去练习这种内在的质疑,这样你们就能发现你们缺失的和渴望的是什么。一对一的沟通练习可以作为是一个起点,来澄清你抱怨的倾向。记住,一切都是关于你自己,而不是他人。大多数时候,对方只是一个投影的屏幕,在屏幕上你可以看到你的需要和渴望。好好运用所学,你会更加了解你自己。

人格_为我们的情绪承担责任

有人问: “我有把情绪发泄给孩子和先生的习惯。我知道这会给他们带来痛苦,也会给我自己带来痛苦,但我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这一点。”

向别人发泄情绪,尤其是愤怒,是很多人深受其苦的习惯;在某种意义上,发泄情绪的人没有勇气审视自己的问题,也没有勇气探究促使自己这一行为方式的原因,这是一种不成熟和软弱的标志。
我们发泄我们的情绪,是因为当事情发生在我们头上,把我们的责任推给别人比自己承担责任更容易。这样做就变成了别人的错,我们就从承担责任中解脱了出来。
许多父母把他们的愤怒扔给他们的孩子,因为孩子没有做父母想要他做的事情,或者孩子没有以父母想要的方式表现。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会发生在大马路上,一些司机会把他们的愤怒发泄到其他司机身上,因为他们觉得那些司机开得太慢或太快。
发泄情绪与抱怨他人或责备他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对他人来说这种方法会更直接,当然也更痛苦。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当我们发泄情绪时,我们是在表现出一种未曾被解决的深层痛苦。
动态很简单;在我们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我们曾受到伤害,但由于各种原因,这种伤害没有得到照顾;它仍然像存在于我们心灵某个无意识部分中的一个打开着的伤口。问题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内心的痛苦有多深,我们所能意识到的,有时甚至没有意识到的,是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怨恨或愤怒。这种怨恨是如此强烈,只要有一点点机会,它就会以无法控制的方式爆发出来。发泄变成了一种微妙的报复形式。
不过,同样的动态可以换一种形式,人们努力想要被看到或被听到,或者试图成为别人眼中的重要人物,通过这些方式来发泄情绪。用这些方式发泄情绪的话,通常会以受害者的形式出现。人们放大他们的感受,无论是放声大哭还是大发脾气,都是为了吸引关注,为了得到照顾。他们会强行以戏剧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认为这样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关注、同情和关心。

虽然这种发泄情绪的方式不是为了伤害别人,而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但它仍然是未曾被解决的深层痛苦的表现。
理解发泄情绪的动态为转化打通了道路。在我们上次的讲谈中,我提到当我们抱怨时,找到我们的触发点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发现我们真正想要或需要的是什么。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我们发泄情绪的情境,通过简单的自我询问,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内心所承载的痛苦的本质。
下面是一些例子:

我的先生不承担家庭责任=我无法忍受=我生气了并向他发泄我的怒气=我不被支持 =>我缺失被支持
我的孩子总是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我无法忍受=我生气了并向他发泄我的怒气=他不听话=我想要被尊重=>我过去深受羞辱,没有安全感
我的太太不想和我做爱=我无法忍受=我不开心,开始大叫和乞求=我感到没有安全感 =>在孩童时代,我没有被照顾,没有被爱,没有被欣赏
我的配偶提出了离婚的问题=我很悲惨=我大吵大闹,哭喊着不要离开我,不要抛弃我,没有你我好可怜=我无法忍受一个人=我需要陪伴=>我处在深深的孤独之中

每种发泄形式的背后有一个深埋的痛苦,而停止发泄我们的情绪的唯一方式是首先意识到我们正在做这样的事,也就是说要意识到我们正在发泄我们的情绪,然后识别并找到我们发泄情绪的根本原因不是其他,而是某个令我们感到心碎的痛苦,最后我们可以尝试做任何可以做的事情来照顾那份痛苦。
发泄情绪会给他人带来痛苦,同时也会给发泄情绪的人带来痛苦。因此,一旦你意识到你正在向他人发泄情绪,你可以做的是向那个人道歉,因为你给对方带来了伤害……同时,你也需要原谅自己这样的行为。因为在事发当时,你也做不到更明智。

人格_嫉妒是什么,该怎么应对嫉妒?

嫉妒是内在想要摧毁挡其道路的任何人和任何事物的火焰。它源自于比较。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比他人要低一等,对自己携带了很多负面的评判,所以嫉妒产生。我不够好,不够漂亮,不够有价值,不够可爱的信念让嫉妒产生。放下信念是走出嫉妒的唯一方式。辨识出我们自身的品质,自身的价值,自己的潜力将能终止嫉妒。

人格_什么是健康的关系?

这其实很简单;健康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上的关系。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是健康关系的基础。我们单独一个人是局限的,但在一起我们则能拓展。健康的关系是单独和一起的结合。
单独一人并不意味着孤独,它意味着完整和自我尊重。可以单独一人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它意味着生活在自信中,完全的接受我们是谁。单独是爱的光芒。当两个单独的个体相遇形成一种团结感时,健康的关系则油然而生。而当两个单独的个体朝同样的方向前进时,他们则在爱中扩张,这段关系则会开花结果,产生美丽和创造力。
你们可能已经理解我刚才所说的,对每个伴侣来说,实现健康关系必要的因素是各自都能够在其独立的个体中扎根。在之前亲密与关系的谈话中,我有提到过亲密就是独立,独立就是亲密,这两个词具有相同的意义。如果你渴望自己有一段健康,有成果的关系,那你可以再读一下那篇演讲稿,同时做需要的一切来重获你的独立性,完整性和你的真实面貌。
所有我提供的谈话和工作坊都是朝此方向发展的,它们的目的在于引导你们重新获得自己的独立性,从而你可以选择如何过你的人生,选择你想进入怎样的关系中。我只能为你指出这个方向并在路途中给予你支持,但我无法为你走这条路。

人格_我总是延迟任何行动,该怎样解决这个拖延?

每当“如何解决这个困难?”的问题升起时,它都意味着提问者很难去直面议题,想要尝试逃避对他发生的真正状况。这其实成了解决这个议题的主要障碍,因为议题的根源会仍潜伏在心智的无意识层面,继续保持活跃并给此人带来问题。
所以第一件事是:不要想去改变、解决或处理任何行为模式,而是从转化的视角去看。为了让转化发生,以下几步是有必要的。
第一步,让自己更加意识、觉知正在发生的状况。笼统化会制造困惑。“我总是延迟行动”太笼统了;我们需要从生命中一个具体的情形入手。
从一个情形先入手,再一步一步穿越。如此做会为发生的状况带来明晰,而随着明晰,理解也会发生。理解到:我这样的行为,比如推延,是因为我害怕面对一些事情。
那接下来的问题是:我害怕面对的是什么?
答案在一开始可能不知道,但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能够辨识出我拖延态度的动力是恐惧。
然后则有机会更进一步的在恐惧上做工作,通过接纳这个恐惧:‘是的,我害怕’或者‘是的,我害怕一些东西’。承认‘我害怕一些东西’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它是对内在实际情况说是。没有这个是,转化则没有可能性。完成这个过程还需要一步,即表达。表达任何关于这个情形需要表达的东西。
表达能够帮助释放卡住的能量。当然这份表达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不是仅仅情绪的释放,这是很多人的误区。它可以通过口头分享,写作,绘画,舞蹈或不同的身体工作技巧进行。
总结来说,与其尝试解决议题,让自己使用下方的转化三部曲
• 辨识(发生的状况)
• 接纳(事实即是这样)
• 表达(任何需要表达的)

然后看有什么发生了改变。

人格_设定界限

有人问: “在我的婚姻中,我对丈夫有很多‘不’,但我很难表达这些‘不’;我不敢表达我自己,我也觉得表达这些‘不’是没有用的。”

你的问题包含3个不同的因素:有很多“不”,不敢表达这些“不”,以及表达这些“不”是没有用的信念。为了能够以更具体和富有成效的方式回答你,我需要知道这些“不”具体是关于什么。
不过,在深入探究之前,我想强调一下有两种“不”;一种是健康的“不”,一种是扭曲的“不”。健康的“不”是对我们觉得不合适或不恰当的情形简单而直接的“不”。这个“不”通常是坚定的,没有任何情感上的指责。这就是我所说的“保护性的不”;我们保护自己不去介入到那些我们觉得不合适或不恰当的事情中。我们的身体可能是保护性的“不”的最好例子。当我们吃饱了,我们的胃会说“不”,“够了”。当我们感冒或生病时,我们的身体会立即发出“不”的信号,派出白血球大军将入侵者驱逐出去。当我们对某事不确定或感到怀疑时,我们通常会说:“我不知道。”
我敢肯定,在你的生活中,你会发现在很多情形下,你都在说出那个健康的“不”。

扭曲的“不”总是包含一种拒绝或否认的情感指责,这表明“不”的根源是一种痛苦。你提出的“有很多‘不’”的问题与上周提出的“抱怨”的问题非常相似。抱怨、责备或发泄情绪都是对我们不喜欢或不想要的事情的“不”的表达,就像我之前对于发泄情绪的解释,在这些“不”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痛苦。所有这些你想要对你的先生表达的“不”可以被归为一个最为主要的“不”,因为你不敢表达自己的“不”,这个不敢可能与你生命的某个时刻曾被羞辱或被拒绝有关,实际上很可能会与你的先生无关;他只是激发了你的内在的“不”。
不敢表达是出于恐惧;我们不敢说,是因为我们害怕被评判、被嘲笑、被指责或被羞辱,换个说法就是,我们害怕被拒绝,而其中最最害怕的是,不被理解。
当你说表达我的“不”是无用的,这意味着你已经放弃了被理解的念头,你可能正抱持着这样的信念:“我永远也不会被理解”。不被理解会造成很深的痛苦。我相信你们很多人都能体会到不被理解的痛苦。不被理解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孩子甚至可能决定不再表达他的感受,因为没有人理解他。在我和大家的一对一个案当中,不被理解,以及没有以我们原本的样子被看见,是一个关键因素。一个孩子很少被他的父母理解,不仅没有被理解而且得不到支持,因为他的父母从不尝试去理解他,这让孩子处于深深的孤独和绝望的状态。
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与不被理解以及因此而封闭自己的心有关。我们封闭了自己的心,为的是保护自己不去体会到不被理解的痛苦,同时封闭自己也是一种报复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的方式。封闭内心的一个不利后果是,爱无法进入那颗心,于是这个人生活在一种冷漠或冷酷的空间里。喜爱、同理心和人类的温暖属于一个遥远的星球,属于另一个世界。
如果你想要克服表达“不”的困难,你所能做的就是要有勇气超越你表达的恐惧,超越你对被拒绝的恐惧。为此,我建议你参加一对一的个案咨询,通过个案咨询你将得到帮助和支持,你将能够表达出到目前为止你的内心还无法表达的东西。
说“不”就是设定界限,而不是在自己的心里筑起一道新的“中国长城”;设定界限的同时,允许开放的交流。我将在下一次讲谈中探讨界限的话题

人格_我非常想要放下恐惧,但它一直跟着我,该如何放下恐惧?

你无法放下恐惧。是的你可以遮盖恐惧,装作有勇气,让自己振作;但实际上恐惧还是在那,它只是被推到心智一些未知的角落里去了。
直面恐惧是唯一的出路。
当然直面恐惧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恐惧有各种不同的来源,且通常我们对恐惧感到恐惧。但重点是能够意识到:‘我害怕或我有恐惧’。伴随着这份辨识,恐惧不再被推开,而是被辨识,且某种程度上被接纳。
然后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上,感觉恐惧在身体上有什么表现。当能这么做时,自信心会升起,伴随着自信心,和恐惧相关的念头和感受也能得以浮现。当然基于每个人恐惧产生的根源,这些念头和感受都会不一样,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重新获得和恐惧相处的能力,经验这份恐惧,同时表达任何想要被表达的感受或情绪。
重点不是在放下恐惧,而是学习与恐惧以及任何与其相关联的感受相处的过程,从而恐惧会自己化解和放下。

人格_我想要什么?

有人问: “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让我感到很困惑;似乎没有什么是我真正想要的。”

困惑和不知道我们想要什么,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头脑混乱的结果,所以首先要做的是清除混乱,而不是拼命找出我们真正想要的。正如前面提到的,我的观察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过他们似乎更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从消极负向的一面开始比寻找积极正向的一面更容易。你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是一个事实,首先要对这个事实说“是”。“是的,我的现实是,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一旦你接纳并承认了这个事实,一些困惑就会随之烟消云散。
一开始比较容易的做法可能是列出你不想要的东西,因为它不仅能帮助你清楚你不想要的东西,还能让你意识到在这些不想要的东西的背后又是什么。
拒绝和欲望是密切相关的;它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通常我们想要的和我们不想要的正相反,但是不想要的东西往往更明显。下面有几个例子:

• 我不喜欢或不想要被指责、被欺负、被羞辱=我想要被尊重
• 我不想要被忽视、被拒绝、不被考虑=我想要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我不想被强迫或被控制=我想要做自己的主人,独立自主
我不喜欢或不想要变得软弱、无力、无助=我想变得自信
我不想一个人呆着,被抛弃=我想要陪伴和安全感
我不想被欺骗、被背叛=我想被欣赏、考虑到或被珍惜

这个清单绝对不是全面详尽的,它是你们每个人都可以花时间做的事情;列出你不想要的东西,从中发现跟这些不想的东西相反的,也就是你真正想要的东西。
可能让你更加困惑的是,我们经常对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抱有评判。这些评判有以下表达方式:“我应该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呀”,或者“我确实不够聪明,竟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我不够有价值”。
评判本身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评判就像是对自己的否定,成为了通往我真正想要的东西的障碍,因为它让我的思维进入到了一个错误的方向。正如前面提到的,接纳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个事实,而不要成为评判的牺牲品,这会帮助你朝着你真正想要的方向前进。
我们的欲望还有另一个方面值得考虑,因为它的核心是一种基本需要;对安全感的需要以及与其相匹配的对控制的需要。大多数人总是试图在某种程度上去掌控,以管理自己的生活。下面展示的PPT将帮助你辨识出一个或多个你想要控制的渴望。通常,尤其是在灵性或自我成长的圈子里,欲望被认为是可耻的;人不应该有这样的欲望,然而现实是大多数人都有这些的欲望。

跟自己核实一下,哪些是你熟悉的,哪些是你周围的人所表现出来的。
人们之所以有这些欲望,是因为这些欲望是一种掩饰,用来掩盖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和自信的缺乏。如果不能识破这些,那么一个人就会始终抓不住关键点,并且持续假装不是原本的自己。记住,拥有这些欲望并不是可耻的;它们是帮助你认识到自己想要控制缺乏自信倾向的垫脚石。
变得清心寡欲是可能的,但首先必须接受欲望是存在的、也是积极活跃的,通过质疑欲望的正当性,一个人将理解它的源头,一旦源头被看到,欲望就会消退。
提出这个问题后,提问者又进一步补充了一句:“似乎没有什么是我真正想要的。”
当一个人感到满足时,她不需要或想要任何东西,她也不会感到困惑。当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当我们认识到真正的自我时,就会体会到没有什么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我们会感到心满意足,而分享这种满足的方式也开始显现出来。
从你提出问题的方式来看,我怀疑并非没有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你的问题似乎更多的是在寻求支持和帮助;你似乎处于一种沮丧、无望或绝望之中;类似于抑郁的状态。在我们面对失去所爱的人或事物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此类情形。丧失可以是一段关系的结束,离婚,某人的死亡或失去了生活中的地位。当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的心沉浸在这样深深的悲伤之中,似乎没有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了,我们不再有兴趣,生活变得枯燥,我们失去了任何欲望,有时甚至失去了生活的欲望。
我相信你们在生活中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对于提问的你来说,你有过这样的经历的话,那么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去看向这份悲伤,看向这份心痛,然后用适合你的方式来关照它。一旦你去这样做,你会惊奇地发现你将会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可能只是被爱或被欣赏。

人格_欲望来自哪?

欲望其实来自于未被满足的需求,且主要来自于未被满足的基本需求,如被看到,被认可,被接纳,被支持的需求,更广的意义上来说是被爱的需求。
我们基本的需求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但却很少在童年时期被真正满足。我们没有被恰当的爱,所以我们带着“空洞”长大,而我们的生命都用在尝试填补这些空洞,这些需求上。
欲望其实就是需求的另一面,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尝试满足我们的欲望或消除我们的欲望或让自己无欲都将徒劳无获。
更好的选择是去看待这些需求。辨识出我们内在的需求并照顾好它。但不是尝试填补需求,不然它又成了一个欲望,而是把爱和理解带入到需求中。面对并表达因需求未被满足而带来的痛苦是更为成熟的选择。
而这我们可以用到人格层面的工作; 它能够帮助我们辨识出未被满足的需求,并支持到满足。一个非常饥渴的人不会对静心或真实本性感兴趣;她的主要重点是首先找到食物。当饥渴解决后,她可能才想要坐下,静心,沉思真实本性是什么。
同样,很多人对开悟的寻求其实是对爱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任何灵性道路上,这是首先需要关注的地方。

人格_性在我们的文化中被看成是隐晦的,是禁忌…

有人问:“性在我们的文化中被看成是隐晦的,是禁忌,我们很羞于去谈论它。如果我们可以打破这些对性的限制性信念,我们的心其实会更加宽敞自由。我们该怎么做呢?”

你说的对;没有了这些限制性的信念,你的心会更加宽敞自由。每个人都可以从任何禁忌中解脱出来,尤其是关于性和性欲方面,并在各方面过上一个享受和嬉戏的人生。
要冲破这些限制性信念,首先你需要把你的注意力转向你自己,看到这些信念在如何阻碍着你的生活。虽然这些信念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很常见,但它阻碍一个人的方式不同于每个人,因其联系到他/她的个人成长环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一个‘普遍的方法’。
这个话题至今仍然受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没有被公开讨论。我们首先要克服害羞和羞愧感,这就是为什么先和一个我们可以信任的人分享是个良好的开始,且非常有益。
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更进一步的辨识,揭露,表达任何与此议题关联的内容是转化的关键。这可以在团体结构个案中进行。
有些途径,如谭崔,则更加导向根除关于性的限制性信念。消除性方面的限制性信念亦可以在任何鼓励个人真诚的表达自己,不带评判的接收他的环境中进行。
真诚的表达和被不带评判的接收是解除性方面限制性信念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头脑,而是一个完整的身心系统。通过语言表达和身体工作的结合,让这些因为限制性信念而紧缩的肌肉得到放松。同时,舞蹈、绘画、雕塑或写作也都可以作为一种支持,让心冲破枷锁,得到自由。

人格_我的内在是谁在听到声音?

完整的问题是: “我听到你说,我们内在说话的声音总是来自于头脑,所以我想知道我的内在是谁听到了这些声音。当我试图寻找答案时,我只找到了沉默。”

当你审视自己的时候,你只会发现沉默。但是你没有意识到你也在那里吗? 谁找到了沉默? 沉默无法找到它自己;有一个身为目击者的人找到了沉默。只是你的关注点错了;你仍然聚焦在目标上。这只是一个老旧的习惯,你总是专注于目标,尔后你总是会忘了自己。
在印度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十个盲人要穿过一条小溪。水流很猛,所以他们手拉着手。到达溪流对岸时,其中一人建议道:“我们应该清点一下人数。水流湍急,我们又看不见,我们中或许会有人在水流中滑倒,被溪水带走了。”
于是他们开始清点人数。奇怪的是,每次数到九就停了。每个人都试着数了一遍,但总是人数数到九就完了。
一位樵夫坐在河岸上大笑了起来;这简直太可笑了! 那十个盲人坐在那儿放声大哭,他们眼含着热泪,因为他们失去了一个朋友。
樵夫走到他们面前问:“怎么了?”
他们解释说:“我们失去了一位朋友。我们出门的时候是十个人,现在只有九个人了。”
樵夫说:“我可以找到第十个人。你们说得对,你们过去有十个人,但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
他们说:“我们接受你提出的任何条件,但是我们的朋友……”
这不是一个很大的条件,而是一个简单的条件。“你们全都站成一排。我会打第一个人的头,他要报数‘一’。然后我会打第二个人,他要报数‘二’,因为我会打他两下。接着我会打第三个人三下;他得报数‘三’,就这样以此类推。每次我打多少下,对方都要报出那个数字来。”
他们说:“如果用这种方法就能找到失的踪朋友,那么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樵夫轮流打了这些盲人,当他打了第十个人十下的时候,那个盲人报数说:“十。”
其余九个盲人忙不迭地问:“白痴,刚刚你上哪儿去了?  我们原本不需要被这样打一顿的。你刚才躲到哪里去了?”
他说:“我当时一直就站在这里呀,我自己也数过数,结果也总是九个人。这个人似乎创造了奇迹; 他想办法找到了第十个人。”
十个盲人都向樵夫表达谢意,他们摸着他的脚说:“你就是我们的神。我们以为我们失去了一个朋友。但是,您能否告诉我们…我们之前也数数了;我们所有人都尝试过了,但第十个人始终不在那里。现在,他又是怎么突然出现的?”
樵夫说:“这是一个古老的秘密,你们不会明白的,只管赶路去吧。”

那个古老的秘密是什么?这个故事之所以重要,原因很简单:因为一个人往往容易忘了自己。不把自己算在内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事实上,人这一生可能都记不得自己。他看到了每一个人,认识了每一个人;他只是忘了自己。
当你在观察你的思想时,你是否意识到那里也有一个观察者? 当你在寻找沉默的时候,难道你不曾意识到,如果你不在那里的话,是找不到沉默的吗? 你必须变得更加主观,对自己更加警醒,就像你对周围的一切保持警醒一样。” 

摘自 «金色未来 »

内在小孩_内在小孩的幻想世界

某人问:《 作为孩子,我们渴望有个理想世界.在那里,每个人都非常有爱, 懂得关心他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是公平、安全的。成人后,我们把这种理想投射到我们的伴侣、朋友甚至我们的工作同事身上。关于内在小孩的幻想世界,你能说些什么吗?》

内在小孩的幻想世界和孩童的幻想世界没有区别,因为内在小孩只是一个概念,让成人能够接触到他们童年未被表达的情绪和感受。
小孩子并不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他对周遭的世界一无所知,也不清楚事件是如何发生相互依存关系的。对孩子来说,每件事物都是新鲜的。随着他的成长,他通过身体和感官去发现周遭的世界。小孩子没有心理界限,因为他的大脑还没有完全的形成;他对周围的世界完全的敞开。虽然他对信任这个概念一无所知,他信任着他身边的人。他将身边的人视为他的保护者和照顾者,并依赖他们获得安全和幸福。

而这份敞开有它的弊端:脆弱性;孩子在很多方面都没有防御能力,可以说他们天真易被骗;他相信他的照顾者告诉他的一切,因为他还没有自己的经验,也没有办法区分真假。虽然他不能理解他父母态度背后的原因,他能感觉到,并很容易受伤。
这意味着任何让他感觉不稳定的事件都引发强烈的不安全感,从而需要保护。对孩子来说,需要保护可能会以两种形式显现;他的直接看护人可以给予他安慰,让他放心并感到安全。当这个选择不可用时,孩子则会在自己的幻想中寻找庇护,以此获得安全感。他们会幻想出一些理想世界或发明一些选择,并创造一些符合其需要和渴望的信念。

受伤带来绝望,而绝望制造出幻想;当一个孩子心理或身理上受到伤害,他会进入到惊吓的状态,从而脱离现实。这个伤害可以是被抛弃,被抛下,不被理解,不被接纳或被拒绝。除了令人心碎的痛苦外,这些情形还让孩子有了一份很深的不安全感。除了关闭自己的心,脱离现实,他没有其他的选择。这份断连可以表现为叛逆讨好或是麻木;且内在有个强烈叛逆的‘不’和复仇的心理。一颗关闭的心,憎恨,恨,以及想报复是孩子受伤并感到不安全后的自然结果。因为他当时没有真正的选择去处理他承受的痛苦,内在的痛苦不断的积累,并后来转化成一些行为模式,影响着他现在和未来的所有关系。

当然关于孩子的幻想世界还可以说的更多。我相信大家都有各种你们孩时创造出的幻想的例子。但更重要的是去理解这些幻想制造出的行为模式,只有我们理解了它们的动能,我们才能从中解脱。这将下个话题的主题。
你说:《成人后,我们把这种理想投射到我们的伴侣、朋友甚至我们的工作同事身上》,这完全正确,这是互相依赖和设定界限的意义所在。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另一个人,我们把他们看成是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的投影,我们要求它们满足我们,做我们的提供者,救命人和保护者,换句话说要求他们做我们的爸爸妈妈。但当我们这么做时,我们仍在认同那个需求未被满足的孩子。
变得成熟意味着看清这一切。

内在小孩_自信

问题:我的父母从我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否定我所以现在在生活中我很容易就否定自己我真的很想改变我怎样才能获得自信?

被否定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在重获自信前,你需要能够穿越表达出这份痛苦以及所有与之相连的内容。自信或信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摧毁它的是畸形的教育,父母的强势和强加的准则。然后因为缺乏自信,我们开始责怪‘他人’,不论是父母还是存在。是的,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被压跨,被否定,不被看见;这是个事实。在转化能够发生前我们需要能够接受这个事实。通常我们内在否定或推开这个事实,因为去感觉被否定的痛苦实在太不舒服了。这是为什么辨识很重要。当我们不再否定事实,而是直面它,并表达出它携带的一切,那么转化则会随之而来。方法其实很简单:辨识,接纳,表达,然后把其他交给存在。

内在小孩_不被理解

问题:《我的痛苦从来没有被理解过,我爱的生活也一直被误解。我的生活和我的父母非常不同,也不同于很多人的观点。我爱创造,分享,艺术和西方风格。我觉得自己是个少数,感觉孤独,不同,很难找到适合的支持。你能给我一些指引和建议吗?》

真正理解一个人的痛苦不容易,通常被理解的只是那些痛苦的情形,而不是真正痛苦的感觉,这份心碎的感觉。是的,你和你的父母以及其他人不一样,这是好事;这代表了你的独特性。让这份独特性充分的展示出来。
从你所写很明显能看出你的某些方面不被理解。似乎你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是一个没人理解,找不到支持的人。尝试跳出这个角色然后真诚的问问自己:‘到底我有什么没有被理解?’将会对你有巨大的帮助。
练习这个问题直到你找到自己没有被理解的地方。

灵性_人格和本我

问题:《我读过一些书,也听过一些灵性导师的谈话,他们教导没有必要去关照人格,我们只需超越头脑,超越情绪和感受。而你告诉我们在探索本我前要去整合我们的人格。为什么?》

是的,从某种程度来说是没有必要去关照我们的人格,因为我们的真实本性是唯一存在的实相。但问题是大多数人不能简单的就超越头脑,超越情绪和感受。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对自己内在不断发生的思维和情绪过程都还没有觉知。而正是这些思维和情绪过程让人困在幻想中。人们幻想着超越头脑,超越情绪感受,但却还没理解 ‘超越’真正意味着什么。他们把 ‘超越’变成一个目标,并作出所有的努力去达到这个目标。但这正是他们失败和走错方向的地方。谁想要超越头脑?除了头脑,还有谁在追求目标?我们需要看清这件事的谬误。

没有什么‘超越’的地方要去。我们需要做的其实就是接纳当下的实际情况;和当下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没有什么超越,只有此时此刻。而且只有在此时此刻,一个人才能和实相或真实本性连接。
我记得我和某个人的交谈。这个人跟随的灵性导师告诉她没有必要去担心她的情绪和感受,她只需要简单的去觉察他们。问题是虽然这个人能够觉察到她的情绪感受,但她不知道怎么处理它们。她为此感到烦恼、困惑和愤怒。我愤怒时怎么能不理会愤怒呢?我伤心时怎么能不理会伤心呢?除此之外,她还因为有这些感受而责备自己:‘我的老师说我不应该有这些感受,我只应该保持觉察才对’。
这完全是对这份教导的误解。这个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这个人困在她的头脑里。困住的意思是她的头脑在控制一切,而作为一个人的她不在席。她不在席的原因是因为她活在她的头脑里,跟她的感觉不再有健康的关系。她很努力的遵循教导,保持觉察,但仅仅是觉察并不足够,一个人需要接纳,接纳当下的实际情况。
我也听到一些老师说身体是幻相,头脑是幻相;但人们经历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呢?痛也是幻相吗?痛其实很真实,身体也很真实,感受很真实,头脑也是;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人的一部分。否认这部分事实就是在否定生命的一部分。作为人,我们是生命的一种形式,意识到这个事实其实是意识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这些教学方法的问题在于它们没有考虑到头脑中发生的认同部分。身体不是问题,头脑也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份对身体,头脑和感觉的认同。
需要看清楚的是这份对身体和头脑的认同。但在这份认同能被看清前,一个人需要意识到自己住在哪。除此,因为这份认同的强大动能,很多人都被困在看似解不开的思维和信念当中。支持他们的第一步是让他们从这些困住他们的思维和信念中解脱出来。记得7月21日我给的关于 ‘觉醒的障碍’ 的谈话么?它就是关于这个。2020年6月份的一次谈话中我有提到,我的目标是第一步支持你们在人格层面上做工作,从而为通向更广更满足的,超越人格的部分做准备。
这是我的经验,在和访客的工作中,我不断的看到在一个人能够成为他的真我前,虚假的那一部分需要被考虑和照顾到。‘探索本我’需要一个人准备好,我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还纠缠在他的人格议题里,那她不可能真正理解本我。这有点像穿着一个带一个石子的鞋走路一样,首先你需要把石子取出才能继续走路。但对某些人,不是只有一只鞋里有一个石子,而是两只鞋里都有很多石头。

灵性_关于开悟

问题:《 你告诉我们开悟什么都不是(nothing)。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追求开悟?关于这个你能分享些什么吗?》

有可能你误解了我说的,我可能说过开悟不是一物(not a thing); 说它是无物(no-thing),跟说它什么都不是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可以再说一下,开悟不是一个你可以抓取的东西,比如头脑的状态或任何一个人可以想到的东西。开悟只是一个指明一个方向的词。它本身并没有任何意思。但人们把它变成一个东西去获取,一个地方去到达,无意识的在本没有问题的地方制造出了问题。
被我们贴上标签的开悟早已发生,所以它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开悟这个词仅仅是指向每个人最核心深处的本质;纯粹的意识;完美无瑕的意识。但这个完美无瑕的意识被我们所说的人格,尤其是思考的头脑所遮蔽。
在之前一次谈话中我有提到开悟的欲望对所有在 ‘这条路上的’探索者来说是共同的,但我们需要看到这其实是无稽之谈,因为这个欲望是头脑的欲望,而开悟和欲望以及头脑没有任何关系。开悟被认为是一个人们可以达到的特定‘状态’,在这个状态中,万事都没有瑕疵,一切都很顺利,更重要的是人们将完全从痛苦和情绪中解脱;如同我们想象中的圣人一样。但其实没有这样圣人般的状态。开悟不是一个人可以抓取的状态。

你问:‘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追求开悟呢?’
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主体与客体间陈旧的关联,因为头脑倾向抓取一些观点和信念去理解,从而感到安全。当头脑知道时,它感觉安全和放松;当头脑不知道时,它会变得狂躁不安,钻进一个念头中:即用做一切可能的手段去消除紧张。
人们追求开悟也可能因为他们感觉痛苦,想要结束他们的痛苦或者因为他们想要比他人看起来更聪明,想以此增强他们的小我。对开悟的追求则变成了小我追求自我满足的方式。

与此同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对不同或更好的东西的渴望,或者更好的说,有一份想要与某物合一的渴望或愿望。渴望完整的牵引力一直在那的原因是在我们人生的某个时刻曾完整过,或者更确切的说,我们那时就是这份完整。但当时我们没有意识到,因为我们那时的头脑还没有完全发挥其潜能。
这份渴望在那,我们下意识的通过各种方法不断的寻找它,想要实现它,因为它和我们童年时期未被满足的需求混在一起。是回归这份完整最方便和自然的可能,因为在性交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体会到片刻的合一,它和这份完整性的感觉非常相似。性高潮变成了一个通往完整的门径,且在印度和中国不同的‘灵性’流派中被用到。

宗教或灵性教导在本质上其实是实现对完整的渴望的激励手段和工具。
问题的关键并不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追究开悟,而是你追求开悟的动机是什么?
让我对开悟有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问自己这个问题会对你更加有益,因为它会让你更好的了解你自己,让自己对真相有一份渴望;但如果只笼统的去问他人的动机只能让困自己在一些观点和信念当中,而这些只能助长智力上的理解。读书,听灵性导师的讲坛或问这类问题不会带给你开悟,也不能让你解渴;最多它只能在你的内在种下一个去找寻它的欲望,我希望通过回答这个问题能够让你有这样的结果。

灵性_本我探索是什么?

本我探索可被看作是一个质疑的方式,一个否定的方式。它是关于抛弃我们携带关于自身的所有信念和概念,放下外在世界,从而抵达我们的源头、我们的真实本性。
白隐,一个非常著名的日本禅宗大师称之为‘伟大的质疑’。我们要做的就是练习这份质疑。
“在此伟大的质疑底端蕴藏的是伟大的觉醒。如果你彻底的质疑,那么你会彻底的觉醒。”
在印度传统中,它被称为:‘Neti Neti’,即不是这个,不是这个。
一个人进行本我探索是可以的,通过用“这是真的吗?”这个问题不断重复质疑一个人的信念和感受。
比方说:我认为或我相信我很弱/强/聪明/笨/等等。=>这是真的吗?
质疑我们的信念和成见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明晰和真实性。当拉玛那·马哈希的弟子给他提问时,他通常会问:“谁在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延伸到:谁在想,谁在呼吸,谁在感觉,谁在做这些事情?一个人可以通过问这些问题更加深入下去。
在拉玛那·马哈希的本我探索教导当中,他强调探寻当我们问“我是谁?”时这个“我”的本质。
但一个人练习本我探索不是件易事,它需要极大的毅力。本我探索在日本禅宗寺庙当中被普遍用到,这些练习本我探索的和尚不仅有寺庙中后勤的支持还有大师慈悲的支持。
觉知密集闭关也是一样,一切的安排都为了支持到参与者对自己真实本性的探寻。在闭关中结构化的沟通将是探寻者们莫大的帮助。此形式帮助探寻者专注在自己的问题上,并带着直接经验其真实本性的意图,向搭档沟通出每个当下对他发生的状况。
不论使用哪种本我探索的形式,它总是关于反思探索的事物的本质上。

灵性_觉醒意味着什么?

觉醒意味着辨识出自己的本质,经验到自己即是觉知。我们都有这个潜力在我们的真实本性中觉醒过来,即便你现在在读这些文字,因为我们都源自于这份独特的本质(意识)。
但当我们长大,进入到认同的世界,这个“我”的世界后,我们失去了和自己真实本性的连接,并发现自己困在头脑和二元对立的领域中。但这份对合一的渴望仍在,这份渴望可变成结束分离,结束二元对立的动力。
觉醒通常被各个不同的传统描述为一个冗长且艰难的道路,成千上百的技巧和训练被发明帮助我们回归自己的真实本性,但没有一个如觉知密集闭关如此直接和快速。

灵性_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觉醒的障碍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认同;认同我们通常称之为的“我”。这个认同如钻石般,有非常多的面向,且每个面向都如同亮光一样吸引飞蛾。我们被其吸引,被其催眠。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时间理解我们被困在幻相当中。
在很多传统中,此认同被认为是“对欲望的追求”,想要占有的欲望,想要到达某处的欲望,想要成为特别人物的欲望。它可以是各种形式,甚至可以是对真实本性的追求的欲望或想要开悟的欲望。
这些都只是头脑的游戏。

灵性_我怎样才能真正成为爱?

完整的问题:《为了找到真正的我,完整的我,和宇宙的合一,我参加过禅宗静心闭关,内观,开悟密集闭关和杭州的愤怒静心营。在一次开悟密集闭关中,我感觉到我的妻子和女儿不用为了我而改变,她们已经很完美,我能够完全接受她们。非常强烈的爱从我的心中迸发而出,让我感动的哭起来。我当时感觉到我就是爱。当我回到家,我以为我能够永远保持那种感觉,但是没有,我仍然对她们的一些行为感到愤怒。我也曾体验过静止、空无的感觉,但结果还是一样;我没有办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那些感觉。念头、情绪还是来来去去。我怎样才能发现我的真实本性并待在其中呢?我怎样才能成为这份平静和爱?》

通过停止想要永远的待在这些状态里,同时照顾好那些阻碍你更长久的连接这些状态的障碍。你需要理解这些状态就是你的组成,你的本质,所以它们一直在你存在最核心的深处,但被你未被满足的需求和欲望遮盖住。照顾好这些需求和欲望,这层遮盖物则会逐渐消失。

灵性_你是爱

问题:《某些灵性教导说:“你是爱”,“你是存在”;但你的教导是让大家去直接经验这些。这两种教学的区别是什么?》

某种程度上,这个问题跟之前那个问题其实很相似,因为都是关于当一个人早已相信自己有问题,自己没用或很笨时,他怎么理解并整合 ‘他就是爱’?
是的,‘你是爱’或‘你是本我’是真的,但这是在给人们错误的希望 ,把他们困在一个信念中。于是人们只会简单的轻信,而不是自己去亲身实验,而当一个人只是单纯的相信时,他/她是冻结僵硬的,如同行尸走肉。
首先需要做的是解构信念,但这不能通过增加另一个信念来完成。这就跟‘积极思维’的建议一样;要求将你的头脑转到不同的方向,也许是比原来要好的方向,但这无法让你真正解决个人的议题。这就如同把外套换成另一套,但你还是穿着东西。而解构信念这个过程是关于辨识并照顾好个人的议题。
同时,说‘你是爱’或‘你是本我’只一部分正确,因为认同仍在;对‘我’的认同。‘我’是爱。有‘我’和‘爱’;‘我是本我’ 有‘我’和‘本我’。从人格角度来说这么说很舒服,很抚慰,很让人安心;因为突然我不再那么笨了,我是爱。
但是从‘超越头脑’的角度看这是无稽之谈,因为超越了头脑时,认同并不存在,那又是谁去成为‘爱’呢?没人。但爱在。
你需要爱但爱不需要‘你’,没有‘你’爱依然存在。

这儿有个关于这种微妙的认同的个人例子;在一个闭关中的某刻,我突然体验到‘我是爱’,同时我的内在有一个声音在说‘爱是我’。我感到困惑,并为此感到挣扎。去接受‘我是爱’可以,我也很开心,但对说 ‘爱是我’的这个声音我觉得难以接受。这个困惑持续了很久,那会我不能理解为何。过了一些时候我才明白那时困惑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发现‘我是爱’时,‘我’是在的,而它带来了某种程度的放松和骄傲;‘我’是这个。‘我’存在。它揭示了我的真实身份。我的小我因为有了如此惊人的发现突然膨胀起来,它感觉没有受到威胁,相反感觉自己变得更强大了,所以接受‘我是爱’很简单。但说‘爱是我’时,爱在带头,爱凌驾于我认同的这个‘我’之上,所以‘我’就不那么重要了;爱变成了首要的,这对‘我’来说是个威胁。这份理解是跳出认同‘自己是某个人’的开始。
那这也正是我提供的,踏上从认同自己是某人到不再认同所有信念和既成的念头的旅程。这个方法能让人在走向真实本性的过程中获得自信而不是仅仅简单的相信。

这儿有个简短的苏菲故事来阐述这点。
一个苏菲神秘学家漫步到一个国家的的宫殿里并坐在国王的宝座上;首席大臣走向他问到;‘你坐在这干嘛,你以为你是这个宫殿的大臣吗?’
苏菲神秘学家回答到:‘不,我不仅仅是这个宫殿的大臣,我比那还要多。’
首席大臣说:‘好吧,那你肯定不是首席大臣,因为我是!’
苏菲神秘学家说到:‘是,你说的对,我不是首席大臣,我比那还要多。’
首席大臣继续到:‘什么!难道你以为你是国王?你做的是国王的宝座!’
苏菲神秘学家说:‘不,不是国王,我比国王还要多。’
-‘比国王还要多,你以为你是皇帝吗?’
- ‘不,我不认为我是皇帝,我比皇帝还要多。’
-‘比皇帝还要多,你以为你是上帝?’
苏菲神秘学家称道:‘不,我不认为我是上帝,我比那还要多。’
首席大臣骇然;‘除了上帝, 什么都没有(Nothing)。’
苏菲神秘学家答道:‘正是,我就是那无物(No-thing)!’

灵性_觉知是什么?

觉知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将注意力转向觉知本身,从而进入一种包含一切,不排斥任何东西,不带任何评判的存在状态中,因其没有思考的过程。不二论和禅宗教导中称其为“观”。
觉知不是我们需要从外界学习或获得的东西;我们本已是它,它是我们的本质,我们只需和其调频一致。观即是觉知,即是直接领悟。
观和自我意识不同,因为后者是较为细微的控制。

« 最终的经验不再是一个经验,因为经验的人消失了。当经验的人消失时,你能说什么?谁能再说什么?谁可以形容这份经验?当没有主体时,客体也消失了。河流的两岸消融了,剩下的只有这份流动。»

奥修,节选于:心经 第一章

灵性_什么是直接经验或直接领悟?

直接经验或直接领悟意味着有意识的、直接的经验真相,经验到我们是什么,经验到我们的真实本性。当这个基本的真相(我们的真实本性)被直接经验时,即是“觉醒”,一个无念或开悟的经验,一种当下的意识状态。它是一直在当下片刻的经验。在当下所有的分裂消失,也没有了“我”的概念。
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并不是一个“经验”,因为没有人经历任何东西,只有经验发生着,且这份“经验”是实实际际的直接,所以用“直接经验中”或“直接领悟”更接近真相。

灵性_直接领悟有程度区分吗?

直接领悟就是直接领悟!这其中没有程度区分。不过有人可能是几秒钟的乍现,几个小时,几天,也有人可能是一生的经验。所以不同的是乍现或是一直安住其中。
回到“我”的认同中遮盖住我们待在直接领悟状态里的能力。即便只是短暂的经验到,这份直接领悟的状态或意识临在状态一直在这,因为它是我们的真实本性。
逐渐消退的是我们待在这个状态里的能力,但这份连结的能力可以透过培养而增强。所需做的一切就是继续这个去除认同的过程,直到达到全然的安住。

灵性_觉醒经验的主要特质有哪些?

  • 通常它被描述成一种瞬间、突发的、永恒的经验。
  • 体验到一份与万物的合一,同时伴随无条件的爱的感受。
  • 通常感觉很平凡也很明显,当你在直接经验中时,你领悟到你其实一直都知道,只是之前你不知道你已知道而已。
  • 取决于个人,这份觉醒的体验可能会伴随大笑或无言的寂静或是无尽的感恩之泪。

每个觉醒经验都是独特的,它根据经验的人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

灵性_前世和轮回存在吗?

哈… 前世的问题!
前世和轮回只是一个概念,它并不真实存在。它如同很多概念一样,被人发明,有其一定用途,在我们还没准备好直面一些状况时,它可以在一段时间让头脑安静下来。它可以某种程度上支持到那些走在真实本性道路上的人去处理未完结的欲望和需求。
但和所有的概念一样,它让人困在二元对立的系统当中;我和我的前世。从真实本性的视角来看,因没有个体,没有我,所以不可能有任何前世;会是谁的前世呢?
如同暴风雨后的彩虹,它只是光线在太阳和雨水中上演的一出戏,但并没有本质的存在性一样,我们认同的形象也只是个幻相而已。它出现,且到该消失的时候消失。而永恒的觉知和观超越一切出现和消失的客体。我们的存在只不过是一堆化学反应的舞蹈,从整个宇宙来看,我们停留的时间甚至都不到一刹那。我们执着于这一世,前世或来世是因为我们害怕连接觉知或观中巨大的空无。
相信轮回,前世来世助于我们回避不安全感。认为我们会一直轮回转世给予我们某种程度上的安全感。
直面生命、生命的不安全感及其带来的挑战和基于将帮助我们成长、成熟,且是连接生命活力的理智方式。

灵性_宇宙的法则是什么?

完整的问题:我参加过一些关于清理地球环境的课程;我们会邀请天使来帮助我们一起工作。如果没有天使,那么清理地球是不是没有意义?宇宙的法则是什么?

清理地球和我们的环境当然是有价值的想法,且看到目前污染的程度,的确有这个必要。但为什么要天使来帮忙?你自己做即可,为了自己,为了不破坏这个赋予我们生命的星球。此外,从我们自身开始是最好的清理。我们的心大多都被污染了,充斥了各种各样负面的念头,怨恨,愤怒和恨等等。所以清理我们内在的这些负面性定能让地球更加干净。
宇宙的法则是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任何有生命的事物都会有消失的一天,地球在某刻也会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该做些事情保持其干净有序。重点是能够与我们内在神圣的空间连接;这样我们和地球的互动将会完全不一样。

密集闭关_什么是觉知密集?

觉知密集闭关的构成过程类似于禅宗闭关,使用特定的自我质询沟通方法去支持参与者体验他们的真实面貌或者真实本性

密集闭关_为什么参加觉知密集闭关?

参加觉知密集闭关能够让一个人对自己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并能够支持到我们与我们本质或真实本性的重新连接。
大多数来参加这类闭关的人都是走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想要知道他们真正是谁。有些人前来是因为想要走出旧有的限制,真正的生活,对生命敞开。另外一些人参加是因为好奇心,或者想要挑战一些强烈的东西。
取决于个人,参加觉知密集闭关的动机有很多。但不论是与自己相遇,还是与超越个人和人格的真我相遇,都是丰盛的收获。

密集闭关_谁开展觉知密集闭关?

觉知密集闭关是由一位受过专门训练,通常被称为‘引导师’或‘密集闭关导师’的人带领或引导。 他经常有助理团队的协助。 这些助理大多是正在接受培训成为觉知密集闭关引导师的人。他们对引导师和参与者来说都是宝贵的帮助。 他们的角色涵盖相当广泛,从帮助引导师照顾密集闭关的物资使闭关顺利进行,同时回应参与者的需求,带领静心或当引导师与参与者访谈时按其应有的方式照顾到配对练习的进行。 当需要时,他们也可以参与沟通配对。
觉知密集闭关的背后并没有组织机构的控管,它只是一个由受到启发的一群人建立的宽松网络组织,分享他们对这一过程的热情。

密集闭关_觉知密集闭关属于任何传统、运动或教派吗?

不。觉知密集闭关不属于任何组织,也不发起任何特别的灵性道路,更没有任何权威指挥,即便是Charles Berner, 这个本我探索方式的发明人。
本我探索是个人的事情。所以觉知密集闭关的运作独立于任何哲学、心理学、灵性导师或组织之外。
学员绝对不会被要求或期待跟随任何信仰系统或意识形态。

密集闭关_为什么是闭关的形式?

这样的形式帮助我们从惯常的生活模式中走出,把通常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事物降到最低。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禁语和隔离(无身体接触或其他可能的分散),以支持到直接领悟。

闭关要保持静默,那如果我有问题或疑惑该怎么办?

觉知密集课程不会去教学员什么是真相,或讨论真相有可能是什么。但每天都会设定时间带领和支持学员练习这些技巧,穿越过程中产生的困难。同样,也会有问答的时间。
在任何时间,每个学员都有和老师有面谈的可能性。它可以专用来理清一个状况,或询问技巧有关方面的问题。它可以是去处理产生的一些困难或分享个人经验。更简单地说,它可以是个人的支持和鼓励。不管是什么要求,它总是会被接收,并尽可能回应。

密集闭关_经验直接领悟中用到的方法是什么?

它是本我探寻的一种方式,与搭档配对,对直接领悟敞开。在整个闭关中把注意力放在一个独特的问题上如:”我是谁?”。为了支持到这份专注力,我们会用到一个结构化的沟通形式。这个形式是觉知密集闭关独特的部分,它总是以“告诉我”开始,让本我探索和沟通顺利进行,并帮助学员专注在他的问题上,带着直接经验本我的目的,告诉他的搭档此时此刻对他正发生着什么。

密集闭关_为什么此方式这么强有力?

除了密集闭关的特别形式外,与搭档配对,在结构化的沟通形式中使用单尖指令如“我是谁?”是加速直接领悟的关键。配对中鲜活的互动帮助每个人处在当下。
带着直接经验本我的意图,完全沟通出当下的状况能够帮助清空头脑的困惑并创造觉醒的动力。
当我们在每个当下的片刻对自己诚实时;当我们对当下的状况敞开,而不是我们想它该怎么样时;当我们对新事物、对未知敞开时,觉知则不断增长。我们越能对自己认同的念头或信念敞开,诚实的告诉搭档,越加真实的沟通则会发生。

密集闭关_能够确保我能直接经验本我吗?

不。统计上来说,一个典型的3天密集闭关约有百分之35–40的学员能够直接经验本我。有时候更多,有时候完全没有。不可能预测得到,也不可能强迫直接领悟发生。
不过,如果不按照提供的技巧来肯定无法经验到本我!你的决心和你对手中任务的坚定承诺是决定性因素。

密集闭关_当我直接经验本我时会发生什么?

当你在觉知密集闭关中直接体验本我时,带领者会鼓励你向搭档沟通出此意识临在的状态;更多不是去沟通对你发生了什么的故事,而是沟通出这份意识临在的状态。通过这份沟通,你不仅能够帮助自己安住在这份状态中,且能帮助你将此状态整合以用到日常生活中,同时也有益于你的搭档。
表达真实的自己是吸收消化觉醒经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过,一定没有颁奖典礼喔!

密集闭关_直接经验本我之后会发生什么?

嗯…这都取决与你且仅取决于你!依你对这个经验的敞开程度,对允许「你」消失的程度而定。
在大部分的情况中,你会回到生活中所谓的「正常」状态,因为认同会再次潜伏进来。但是你的生命跟以前不再一样,你不再以相同的旧有立场看待事情。
有前后的区分。你不可能再完全回到之前的无意识状态中。如果直接领悟对你而言才是真正活着的重点,那么你定将能找到保持与之连接的各种方式,并支持其发展。

密集闭关_整合配对

能够将密集闭关中的任何经验整合到参与者的日常生活当中,而不仅仅就只成了头脑中一个愉快的记忆这点很重要。这也是闭关最后会提供整合配对的原因。这些配对练习会有特定的指令,帮助参与者更好的将其在密集闭关中的经验整合到日常生活中并扎根其中。它们的形式与密集闭关的沟通配对相同。

密集闭关_对参与者有没有后续支持?

觉知密集闭关不是任何组织的一部分,也不是任何长期系统化的个人或灵性成长的一部分;引导师有责任提供闭关后的一些后续支持,回答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是进行更随意的分享。这可以通过面对面、电子邮件或任何最适合当下情况的交流方式来进行。

密集闭关_参与者反馈

Steven, 安大略 - 加拿大 
« 完全震撼头脑的经验!»

Landy, 琛圳 - 中国

« 我能够连结到我内在更真实的一些东西。我对自己的问题以及在生活中不让自己做自己的借口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给到我的解释以及与他人能量上的连结帮助我进入到更深的自我觉知中,回到我自己身上,探索自己的感觉与层层的认同。»

John, 里诺 - 美国
« 一开始当我问自己“谁在里面?”时,很多东西浮现出来。一部分的我是我所知的,另一部分的我是我都不知道的那个自己。我很惊讶,因为我曾那么确认我很了解我自己。当我在不断练习公案直到最后时,我发现我谁都不是,因为每次回答我都发现那不是我。我感觉我找到通往“我是谁”的关键了。虽有很多面貌组成了我,但其实我谁都不是。»

更多请阅读:他们的经验分享